300万元人!“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女性大增
2024-11-19 【 字体:大 中 小 】

300万元/人!“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女性大增
女性获奖人数大幅增加、“90后”获奖人崭露头角、10家机构首次拥有获奖人……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44岁生日当天,深圳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揭晓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卢海舟、谭斌等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是由腾讯公司发起,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独立运营的公益性科学基金会。基金会设立“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等科研资助项目。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在8月26日举行的获奖名单发布媒体沟通会上,“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成员亮相,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担任本届管理委员会双主席,分别代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由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探索社会资金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科研人才的投入机制。随着新一届获奖名单揭晓,“科学探索奖”6年来共资助297位青年科学家。
女性获奖人达7位,占比1/7
“今年的获奖人十分优秀,代表着奖项的‘含金量’。很高兴看到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不断成长起来,他们不仅代表着中国基础科研事业的未来,也是基础科研当下的主力军。”潘建伟评价道。“科学探索奖”今年的获奖名单亮点纷呈,体现出获奖人的多元化面貌。这不但是 “科学探索奖”的鲜明特色,也印证出中国基础科研生机勃勃,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今年“科学探索奖”涌现7位女性获奖人,在49位获奖人中占比1/7,和去年的3位相比大幅增加,特别是数学物理学领域的6位获奖人中有3位都是女性。
清华大学教授单芃则成为“科学探索奖”第一位女性数学家,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科学家所擅长领域的“刻板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委员颜宁介绍说,今年“科学探索奖”进一步加强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将女性申报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评审各阶段着力提升了女性评委的比例。“但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探索奖’始终强调的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女性和年轻人。入选的女性获奖人都做出了一流工作,实至名归。”
“科学探索奖”专注资助青年科技人才,今年年轻人的表现尤其让人眼前一亮,共有6位获奖人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还包括两名“90后”:
前沿交叉领域浙江大学研究员冯建东出生于1992年,他瞄准的单分子蛋白测序方向被称为“世界性难题”。
医学科学领域北京大学曹云龙出生于1991年,计划探索应对快速突变病毒的广谱多价疫苗通用设计。得益于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正在基础科研第一线“挑大梁”“当主角”,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今年“科学探索奖”覆盖面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基础科研布局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创新格局不断优化的写照。
49位获奖者来自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13个城市的28家不同机构,其中10家机构首次有人获奖,它们中有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也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还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研究型医院,它们拥有了自己的“医师科学家”获奖人。
坚持资助理念,多途径鼓励原创
“科学探索奖”获奖人的资助期为5年,这就意味着,2023年,该奖项已完成对2019年首期50位获奖人的资助。
今年,“科学探索奖”进入第六年,在“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企业出资、基金会运营”的模式下,评审机制上进一步优化,更加突出强调鼓励原创,在评审标准中,更强调“原创性”的分量。
在评审现场,也有评委直接提问:“‘科学探索奖’是希望打开一扇窗,你觉得你的工作能在这个研究方向打开什么窗?”
“我们鼓励原创,是因为原创性的科研工作,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动能,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供给。所谓原创性,包括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对人类认知的改变、对学科边界的拓展,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并能广泛应用。”
高文表示:“我们既考量申报人的过去工作,也考察他的未来设想。希望以此选出那些想前人不敢想、为前人不敢为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真正助力于提升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鼓励原创的另一途径是鼓励学科交叉融合。
科学探索奖从设立之初就设置了前沿交叉领域,关注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研究,推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
2024年,奖项在这一领域做了重点优化,强调对申报人工作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予以重点考察。申报阶段请申报人对研究工作的交叉性进行单独说明,在评审的各个环节,评审专家也将交叉性作为独立维度进行考察,今年的答辩现场也设置了共性问题,全面考察每一位答辩人开展交叉研究的思考和个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荣誉院长、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主任、奖项管理委员会委员汤超表示:“人类面临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知识已远超出单一学科知识范畴,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甚至会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范式。今年前沿交叉领域的6位获奖人,他们的工作或是融合多学科知识或研究手段探索重大复杂问题,或者利用某学科的思想方法创新性地研究另一学科问题,尤其鲜明地体现了基金会鼓励原创的资助理念。”
严查“打招呼”,坚持评审文化风朗气清
“科学探索奖”运行六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评审务求客观公正、风朗气清。
据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介绍,在今年的评审过程中,秘书处收到举报,有申报人存在“打招呼”现象,秘书处随即启动调查并获得确凿的证据,经监督委员会批准,最终决定取消该申报人的答辩资格,未来两年也不可再次申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表示:“监督委员会再次提醒:申报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评审工作的独立、客观和公正,决不允许以‘打招呼’、利益输送等手段干扰或影响评审工作。”
她还介绍说,在今年的评审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海外评委的数量,同时回避关系设置也更为严格。“监督委员会认为,今年‘科学探索奖’的评审符合奖项章程的各项要求,评审工作严肃公正。”
随着奖项信誉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科学探索奖”也在科学界、教育界得到广泛支持。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600位各国院士,及2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十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
“很欣慰看到六岁的探索奖还在充满朝气地成长,并得到了科学界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始终聚焦于鼓励原始创新,并保持了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纯粹性、公益性。”马化腾说,助力基础科研,是腾讯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也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呼应,期待青年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实现科学理想,贡献于国家发展与人类福祉的提升。
“科学探索奖”2024年获奖名单。
采写:南方+记者 马芳
剪辑:南方+记者 朱洪波
图片:新基石科学基金会

猜你喜欢

证券代码:000035 证券简称:中国天楹 公告编号:TY2024-04


邦达亚洲:美元攀升油价下滑 美元加元刷新5个月高位


,中方特别代表将就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香港大消息!事关楼市、股市、人民币;女企业家讨工程款被批捕?贵州设调查组丨早报


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


不止一家国有大行迎来高层人事考察


沪指探底回升险守2900点,光伏、酿酒等板块走强丨早市热点


中国驻津巴布韦使馆再次提醒在津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加强安全防范


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坚持社融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比名义GDP增速略高的取向


理想汽车6月销量重回新势力第一 利欧股份能否借此“扭亏为盈”


欢度“我们的节日”年例民俗文化“湛”放异彩


股票如何申请杠杆:撬动财富的杠杆之路,风险与机遇并存!

最牛龙虎榜营业部大洗牌!拉萨天团几乎包揽前五,还有这三家券商百强数量霸榜

汇市行情高位震荡!美元“连三涨”聚焦美国量宽退场时机 对欧元创4个月高点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基点

60余名儿童集体流鼻血?实地调查→

异动快报:新亚强(603155)8月27日11点6分触及涨停板

阮经天拍戏却红了明道,他们真不是同一人?艺人同脸不同命原来是真的

农行深圳分行:逐浪“适老”新蓝海 守护美好“夕阳红”

微信联合同程调查显示:网红城市搜索量暴增,港人北上消费金额增超3倍

最伤害肝的,不是吃药喝酒,是最不起眼的是这件事,大多人每天做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微升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4528港元 料上半年稳定增长

人民币大爆发!美元跌跌不休 在岸、离岸人民币飙升逾100点 创2018年5月来新高


刚刚,全线大跌!特朗普,重大决定


专访宝格丽CEO: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远远高于韩国


英伟达还在开发Blackwell中国版


最牛龙虎榜营业部大洗牌!拉萨天团几乎包揽前五,还有这三家券商百强数量霸榜


史上最强年报?小米集团绩后低开113%,市场人士:小米业绩确实如雷军所言,史上最强,但只是预期差角度


安记食品4月30日龙虎榜数据


值得信任的股票配资:避开陷阱,稳健获利


股票融资还款期限:高效管理你的投资风险


宁波期货配资: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风险与机遇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