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业在线配资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1745

2024-06-21 【 字体:

(原标题: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吕泽强

作为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01359.HK),正慢慢从不良资产业务“出圈”。

3月26日盘后,中国信达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中国信达业绩并未恢复增长,但同比降幅较2022年有所收窄。

近年来,虽然四大AMC均提出要回归不良资产主业,但不良资产业务收缩,金融服务业务扩张的趋势仍在延续,中国信达就是例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良资产主业比重下滑

据2023年财报数据,中国信达2023年的收入总额为761.68亿元,同比下滑5.95%,虽然连续三年下滑,但较2022年17.13%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归母净利润为58.21亿元,同比下滑7.80%,远低于2022年47.66%的同比降幅。

具体来看2023年,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及公允价值变动、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利息收入构成了中国信达绝大部分收入总额。其中,属于中国信达不良资产主业范畴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和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均同比下滑超30%;而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则分别同比增长107.27%和20.68%,其中利息收入总额为330.62亿元,占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3.41%。

中国信达两大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信托和租赁业务等。

2021年至2023年,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9%、70.5%、58.3%;而金融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5%、30.1%、42.5%。从总资产及占比来看也是如此,2023年年底,中国信达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资产从2022年的9656.48亿元下滑至9135.5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从59.8%下滑至57.3%。

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收缩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的收缩也伴随着结构的调整。

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按经营模式分为收购经营类和收购重组类。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是指中国信达通过参与竞标、竞拍、摘牌或协议收购等方式从金融及非金融机构收购不良债权资产,然后根据资产的特点选择债权重组、债转股、资产置换、以股抵债、诉讼追偿和出售等方式来提升资产价值,实现现金回收;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主要来自非金融企业,中国信达向债权人收购债权,同时与债务人及其关联方达成重组协议,通过重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实现债权回收并取得目标收益。

2023年,中国信达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中,收购经营类收入为99.34亿元,同比微降0.40%,但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9.8%上升至62%;收购重组类收入则由2022年的100.71亿元下滑39.59%至60.84亿元,收入占比则从50.2%下降至38%。

据中国信达在年报中的解释,其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下滑的原因与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业务有关,中国信达主动调节资产结构,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相应下降。

2023年,中国信达的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净额由2022年的1002.21亿元下滑至591.73亿元,新增规模从2022年的138.95亿元大幅下滑至6.46亿元。

从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特征来看,若债务人出现信用风险,风险也将蔓延至中国信达。

从行业分类来看,中国信达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资产占比最大,2023年占比63.5%,2022年为47.4%。

此外,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的减值比率(分类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的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除以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总额)由2022年的8.20%上升至2023年的13.66%,同时月均年化收益率由2022年的7.6%下滑至6.1%。风险上升但收益下滑,这或许也是中国信达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的原因。

减少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是中国信达结构调整之一,从收购来源来看,还有另一方面的调整。2023年,中国信达不良债权资产净额中,有69.4%来自于金融类,较2022年增加了9.3个百分点;新增的收购不良债权资产中,有86.3%来源于金融类,较2022年增加了23.1个百分点。其金融类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

中国信达在年报中表示,其2023年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近300批次,收购规模超1800亿元,保持公开市场领先地位;处置回收现金超630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收购79家中小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约890亿元,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平稳有序改革重组、化解风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ETF午评 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新经济ETF异动涨6%,港股创新药板块飘红,恒生医疗ETF、港股通医药ETF涨4%

ETF午评  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新经济ETF异动涨6%,港股创新药板块飘红,恒生医疗ETF、港股通医药ETF涨4%
格隆汇3月27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高走,截至午盘,沪指涨0.31%,深成指涨...

美债遭抛售!30年期收益率升破5%,机构解读

美债遭抛售!30年期收益率升破5%,机构解读
  中新经纬4月9日电 4月9日,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行25...

造车新势力“神仙打架”,新能源汽车或成为二手车交易的主力

造车新势力“神仙打架”,新能源汽车或成为二手车交易的主力
蔚来ET9、问界M9、极氪007、小米SU7、小鹏X9、理想MEGA.........

亚太股市早盘大涨 日经225指数涨53% 韩国KOSPI指数涨5%

亚太股市早盘大涨 日经225指数涨53% 韩国KOSPI指数涨5%
  亚太股市早盘大涨,日经225指数涨5.3%,韩国KOSPI指数涨5%。 ...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

226亿元!税务部门查处重大虚开发票偷税骗补案件
国家税务总局今天(21日)公布一起网络主播管理机构伙同不法中介虚开、偷税、骗补重...

卓郎智能2024年营收403亿元 扎实推进纺纱机械领域智能化转型

卓郎智能2024年营收403亿元 扎实推进纺纱机械领域智能化转型
4月28日晚间,卓郎智能(600545)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

《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
近日,阳光保险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学会、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

刷新世界纪录!阿里云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

刷新世界纪录!阿里云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榜
  据阿里云消息,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登顶全球数据库性能及性价比排行...

重磅!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在珠海发布

重磅!全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在珠海发布
具身智能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3月14日,具身智能领军企业智元机器人在珠海发布...

科创板分拆上市有新进展,生益科技子公司IPO申请获受理

科创板分拆上市有新进展,生益科技子公司IPO申请获受理
继长春高新之后,科创板分拆上市又有新进展。生益科技(600183.SH)分拆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