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学制下的多段式经学课程都有哪些区别?
2024-05-27 【 字体:大 中 小 】

引言
晚清时期,学制下的多段式经学课程都有哪些区别?——首先,我们要知道,晚清学制中的经学课程被拆分成多个学习阶段:小学堂(“壬寅学制”中还包括蒙学阶段)、中学堂、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各个学段的课程学习内容不同,体现出逐层深入的特点。
传统学校两段式经学课程
在中国传统社会,学校教育一般以8岁与15岁为学习程度的年龄分界点。“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
蒙学指对儿童进行开蒙教育的学校,小学指15岁之前的开蒙教育阶段。15岁以后心智成熟,已打好基础,则开始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有儿童开蒙较早,则7岁左右遍读“四书五经”)。因此中国传统学校的经学课程大体呈现出两段式特征,即小学及大学阶段之分。
传统学校小学阶段基本上包含识字课程、学文课程以及经学课程三部分。“小学教材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外,此时又有《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专教人作对、做诗。又如《东莱博议》、《唐宋八大家文》、《古文观止》等,都是学作文的教材。”
识字课程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文学课程要求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及作文,从对对子、作简单诗文开始;经学课程则主要阅读、熟读甚至背诵四书五经的正文,属于经学教育学习的初级阶段。
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学习内容逐渐深入,经学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四书五经的注解、注疏,如《四书章句集注》、《十三经注疏》等,此外还学习性理之文,这些内容皆属于经学教育的高级阶段。文学课程则要求学生开始阅读《韩文》、《楚辞》等名篇名著,开始学作科举文,至明清时期则学作八股文。
与此同时,学生还要阅读《通鉴》、《史记》、《汉书》、《唐书》、《文献通考》等史学著作,还有地理、制度、军事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大学阶段相对小学阶段而言,学习内容广泛而深入,但仍以学习四书五经为主。这种两段式学习阶段模式一直延续至清末。
传统学校教育以学程定课程,与近代严格的年级分科课程制度不同。同一类型的教育机构可能同时兼具小学与大学阶段的教育功能。例如,“鸦片战争后,清代普通初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书院、义学、社学和私塾。其中书院的学生的程度是不同的。
第一类是已入学的生员,为准备乡试,定期到院听讲,送上自己习作的文章或诗赋,请教师指点修改。第二类是经重试合格或达到相当程度的,入院专攻经史。第三类是程度较低的学生,编入生童常课,常年在院内攻读。”
除此之外,私塾的教学内容也是由浅入深,学生程度不同学习内容亦不同。一部分书院还承担初等教育的任务,而一些私塾教育则采取因材施教、个别授课的办法,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来选择教育内容,已初具大学阶段教育功能。
清末学制多段式经学课程
清末颁布的“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都将经学课程纳入其中,凸显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指导思想。“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分别在小学、中学及大学各阶段设置经学课程,从程度上看,试图由浅入深、连续贯穿。相较于“壬寅学制”,“癸卯学制”更加具体完备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对经学课程的安排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清末学制中经学课程内容亦继承传统学校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四书五经为核心,不过学制中设置的经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与传统教育相比则有所缩减。
《尔雅》在“壬寅学制”高等小学堂第一年、高等学堂及京师大学堂预备科第二年的课程中出现,但在“癸卯学制”中则各类学堂中都未有设置。“癸卯学制”中多处要求各级各类学堂的经学课程使用经书节本:初等小学堂第四年与第五年读《礼记》节本,高等小学堂第四年读《仪礼》节本,中学堂与初级师范学堂第五年读《周礼节训本》。
在“壬寅学制”中,高等小学堂、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预备科要求学生阅读或学习《春秋》三传,至“癸卯学制”中只余《春秋·左传》在中学堂第一至四年进行学习。这一方面是由于经学课程仅为学堂课程之一,学堂中还设有其他诸多课程,认真读完学完所有经书,需占用大量时间,而学生任务繁重,这样安排行不通,只能对经学课程进行筛选。
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学习西方建立新式学堂及分科设学成为必然的背景下,学堂中的经学课程相较于传统学校的经学课程,其地位及教育目的发生变化,导致经学课程学习内容有所变动。
“壬寅学制”的颁布引起朝野上下的热烈讨论,因“趋新”倾向明显,其主持者张百熙遭到不少大臣的质疑,后清廷派遣荣庆为管学大臣,张百熙“一意更新,荣庆时以旧学调剂之。”由于各种问题,“壬寅学制”颁布之后并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施。
面对困境,张百熙与荣庆等人奏请朝廷邀请张之洞会商学务,主持“癸卯学制”的编订,以弥补“壬寅学制”之不足。“癸卯学制”对“壬寅学制”中经学课程的课时数进行了调整。
“壬寅学制”中经学课程每周课时数在每周总课时数中所占比例如下:京师大学堂预备科1/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36,中学堂3/37-3/38,寻常小学堂1/6,高等小学堂1/6,蒙学堂1/6。“癸卯学制”中经学课程每周课时数在每周总课时数中所占比例如下:初等小学堂2/5,高等小学堂1/3,中学堂1/4,初级师范学堂1/4,高等学堂1/18,优级师范学堂1/9、5/36、1/6。
由以上数据可知,“壬寅学制”中经学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例相对低于“癸卯学制”中经学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例。经学课程此时与算学、地理、博物等学科并列,属于学堂中众多课程中的一种,但经学课程所占比例在所有课程中已相当高。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引导下,晚清学制尤其是“癸卯学制”中将经学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提升至1/4(中学堂),但是与以经学为课程学习重心的传统私塾及书院相比,其重要性降低,而西方学科重要性提升。
学制中的大学堂经学科的设置
由于战争动乱等原因京师大学堂在1900年一度停办,1902年再度重开。重开后的京师大学堂比之草创时期,在课程设置、教师选聘等方面更加系统而具体,其经学课程的内容及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钦定大学堂章程》第二章“功课”中规定:“大学堂全学名称:一曰大学院,二曰大学专门分科,三曰大学预备科。其附设名目:曰仕学馆,曰师范馆。”京师大学堂大学专门科分为政治、文学、格致、农学、工艺、商务及医术七科,其中经学为文学科下属七目之一。分科大学的生源为预备科毕业生,预备科因初立还未有毕业学生,所以分科大学“俟预备科学生卒业之后再议课程”。
此时的经学课程主要针对预备科与师范馆学生设立。京师大学堂在进行学科划分时,将经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张之洞等人尝试用西方分科设学的方式在京师大学堂内安排中国传统学问。经学科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春秋三传、仪礼、礼记、周礼、论语、孟子以及理学十一个下设学门,学制三年。各学门课程分为主课与补助课两类,主课为本学门专门研究法,补助课各学门每学年皆相同,内容涵盖中西。
例如,周易学门第一年主课为“周易研究法”共六课时,补助课包括“尔雅学”二课时、“说文学”二课时、“钦定四库全书提要经部易类”一课时、“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四课时、“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一课时、“外国科学史”一课时、“世界史”一课时、“外国语文(英、法、俄、德、日选习其一)”六课时。经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分科治学的特征。
因没有合适生源,预备科学生未毕业,经学科大学数年后才开始正式招生,“癸卯学制”设置的课程也才得以实施。
结语
总的来说,经学科大学的出现,一方面表示京师大学堂将经学地位提升,单独立为一门学科;另一方面也表示西方学科分类方法对中国固有学问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中国传统学问面临不得不变通的局面。在西方学问大肆侵入的时代,人们希望通过设置经学科专科大学来延续中国传统学问。
壬寅学制经学癸卯学制课程京师大学堂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得益于中国协助,德黑兰这方面“将比纽约还好”


股票融资买入:揭秘杠杆投资的秘密


323


正规网上配资炒股:放大收益,掌控风险的艺术


摩根大通CEO减持15亿美元该行股票


美国三大股指期货短线跳水


四川成都地铁车站绘画作品展引乘车者驻足欣赏


因更新财务资料,科创板、创业板244家公司扎堆“中止审核”


“00后”队伍参赛!四会大沙岗美村第二届“村BA”开赛


零成本炒股:没有钱也能玩转股市


股票如何申请杠杆:撬动财富的杠杆之路,风险与机遇并存!

最牛龙虎榜营业部大洗牌!拉萨天团几乎包揽前五,还有这三家券商百强数量霸榜

汇市行情高位震荡!美元“连三涨”聚焦美国量宽退场时机 对欧元创4个月高点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11基点

60余名儿童集体流鼻血?实地调查→

异动快报:新亚强(603155)8月27日11点6分触及涨停板

阮经天拍戏却红了明道,他们真不是同一人?艺人同脸不同命原来是真的

农行深圳分行:逐浪“适老”新蓝海 守护美好“夕阳红”

微信联合同程调查显示:网红城市搜索量暴增,港人北上消费金额增超3倍

最伤害肝的,不是吃药喝酒,是最不起眼的是这件事,大多人每天做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微升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4528港元 料上半年稳定增长

人民币大爆发!美元跌跌不休 在岸、离岸人民币飙升逾100点 创2018年5月来新高


刚刚,全线大跌!特朗普,重大决定


专访宝格丽CEO: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远远高于韩国


英伟达还在开发Blackwell中国版


最牛龙虎榜营业部大洗牌!拉萨天团几乎包揽前五,还有这三家券商百强数量霸榜


史上最强年报?小米集团绩后低开113%,市场人士:小米业绩确实如雷军所言,史上最强,但只是预期差角度


安记食品4月30日龙虎榜数据


值得信任的股票配资:避开陷阱,稳健获利


股票融资还款期限:高效管理你的投资风险


宁波期货配资: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风险与机遇并存
